牛媒点原创文:微信排版史上最良心教程
1 要不要排版?
当然要。
有人鼓吹不要排版,说人家许多大V都没怎么排版。
别学。
首先,没有硬货,再不排版,就是找死。长得一般,再不打扮,能行?
其次,真正的大V,随便写点啥,阅读和转发量都比你的硬货多。为啥?因为人家的内容有资历和名气加持啊,所谓一句顶一万句。
问你一句:是真的没时间排版,还是懒,宁可在群里吹水?
2 用什么编辑器?
首先你要把微信公众平台自带的编辑器摸熟
每个按钮,都试一遍
熟悉每个功能的排版效果
第三方编辑器没必要多折腾。多一种工具,多一些麻烦。
找一个顺手的用熟练即可
当你手里有一把简单的刀,还不满足,还到处去找花里胡哨的刀,不如把时间用在磨刀上。
排版讲求美感,各种编辑器很多,排出来花样不少,但,美感好的文章,真的不多。
3 怎样才算好的排版?
其实,排版很简单,目的就两点:
让读者眼睛爽,印象深;
更重要的,为了突出内容,让读者专注于内容,读完文章,知道你到底传达了什么意思或者什么情感。
所以,评估一个排版的好坏,不是单纯看花样、看创意,而是,是否有助于实现这两点目的。
如果没有,花样越多,干扰越多。
排版要注意三点:
颜色和字号,突出重点内容;
段间距和行间距,形成平衡的布局;
线条和符号,引导视线。
简约、突出重点内容、实现必要的引导,即可。
4 如何利用微信编辑器的各个功能?
如果你要从其他地方复制一篇文章过来
不想受原来的样式约束
推荐你用windows自带的文本文档工具,办公室常说的txt
先把文字复制在文本文档
再复制文字,粘贴到微信编辑器中
这样你会得到一篇没有任何格式的文字
样式随你调整
字号:目前手机的分辨率越来越高 16号字已经足够大
当然考虑到不同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习惯不同,定位不同
建议商务范重些的16号字 文艺范重些的14号字,小号字让人读起来更精致
目前牛媒点在用15号字 不知道大家阅读着舒服吗?
注释的话,建议用14号字吧
段落标题,建议用18号字或者20号字就足够大了,加粗
行间距:全选正文,设定行间距 一定要统一
微信默认的行间距是1,这样太拥挤,最好调为1.5或者1.75。
如果文字少,那就调为2倍,这样让文章显得不那么单薄。
段与段之间也要调
每段文字要少,段与段之间空一格,不然大段文字容易让读者失去耐心
此外,还可以调段前距和段后距。
每隔几段文字,要用段落标题区分开。
段标题与其正文之间空一行,并设定此行的行间距为2。
也可以添加分割线。
颜色要怎么弄才好?
很多同行建议过正文用色值595959和a5a5a5,这两种颜色让人看起来更舒服
装逼的说法,就是视觉友好度高,虽然样本小,但也有参考作用。
纯黑在夜间阅读可能会有些刺眼,灰色温和些,黑灰白三色,是最安全也最有逼格的颜色。
正文中的重点内容,可以加粗,变色
彩色不是不可以用,但是没有深厚的功力,真心难以驾驭
一般用彩色来突出重点内容,推荐暗红c00000、深蓝0070c0、橙色f79646。
除了图片,正文全部颜色,加起来最好不要超过三种!
还有,背景色要慎用,尤其忌讳大红大紫,如果一定要加背景色,最好用浅淡的。
对齐怎么弄呢?
正文一般情况下左对齐,除非文字特别少,比如诗歌、广告文案等可以18号字正文居中。
右对齐用的少,特殊情况下可以试着用。
列出的条目,或者并列关系的句子,可以用有序或者无序列表区分开。
对于无序列表:对于文章中的人名、地名、书名,可以加下划线,一目了然。
用线条和符号,引导视线,领着读者的眼睛,看你想让它看的地方。
各种三角符号是个好东西:▼ ▲ ? ?
直角引号比较古典,用「」和『』代替 “ ”,尤其用在标题中
更多符号,可以参考第三方输入法的符号工具
5 配图怎么说?
鉴于公号文章在手机上的阅读效果,题图最好选择横向矩形状。
在图片下面,用文字说明出处,如本文题图,小号字,颜色a5a5a5,居中,文前加三角符号例如:
牛媒点
▼
图片要不要打上水印?
涉及到私密的图片,就打水印,让人拿去不容易胡乱用。
如果你的文章以图片为主,不打水印,方便读者保存。
gif动图、末尾加个带指纹的二维码这些花式,试不同定位选用。
6 标题部分说两句
文首如果可以,请注明作者。
标上篇目,让读者心里有数。
文章标题有两种,正与奇,就像兵法一样。
正标题,寥寥几个字,就让人知道是干嘛的;
奇标题,制造悬念,让人忍不住想点开看。
此外,对于公号的文章,标题的效果有三种场景:推送给用户、转发在朋友圈、发送至好友或群里。
不同场景,标题的呈现略有不同,最好分别预览下效果再发布。
7 整体美感
排版样式定下来最好不要变,这样便于形成视觉风格。
通俗点说,让人从穿衣打扮上一眼就认出来是你。
抓住几个主要的就行,不一定面面俱到,美感是和谐,不是花样的堆砌。
花样不过是锦上添花,有的甚至是锦上添乱。
奥卡姆剃刀法则: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。
Less is more,《道德经》里也说“少则得,多则惑”,这就是排版的精髓。
留白,是一种艺术。
假如排版占用你过多时间,就有必要停下来想一想,你的排版中是否有一些不必要的细节?
学习排版没有捷径,多看,多总结。
时常浏览学习下,要知道,这些都是别人千辛万苦琢磨出来的。
除了参考别人的文章,推荐三本书:
《设计中的设计》
《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》
《白》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